close
菜包一直理所當然的存在我的生命裡,直到來台北念書和生活。
因為再也無法想吃就吃,才發現自己對菜包的依賴和喜愛。

米加上糯米做成的彈牙外皮,以新鮮蘿蔔絲為內餡的菜包,當早餐吃可能稍嫌難消化和油膩。
但是,我常常起床,什麼都不想吃,空著肚子想念著菜包。
菜包的形狀,我特別覺得可愛,他又叫豬籠粄是因為形狀像裝豬仔的竹籠而得名。
但是我怎麼看都覺得剛蒸出來的菜包像極了嬰兒的臉,粉嫩飽滿的外皮,讓人忍不住想親吻。

好幾次回龍潭老家陪著母親上市場,總是特別注意賣菜包的阿嬤有沒有出現,央著要買菜包。
後來每次回家,我發現母親總是悄悄提前準備好幾個菜包放在冰箱,好讓我帶回台北。
菜包吃得到母親疼愛和掛念的滋味。

同學朋友總是交換自己家鄉的小吃名產,
我常常小心的選擇對象,把從家裡帶回的菜包蒸來分食,
然後等著聽見:「這是什麼,我沒有吃過,怎麼這麼好吃。」我便感到欣慰和驕傲。
後來,在中壢發現24小時專門賣菜包的店,我就像個經紀人,
小心翼翼栽培深具潛力的藝人終於大紅大紫的心情,對自己的眼光得意了起來。

我對菜包的喜愛真是有點傻氣,但實在忍不住還是想問:
誰可以告訴我台北哪裡買得到好吃的客家菜包?

(中國時報人間副刊95.12.14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最近有空檔,
陸續的把一些媒體發表過的文字作品整理放上來,
這篇客家菜包,是在飲食雜誌當編輯時,
碰上中國時報一年一度的野宴,
在文學獎頒獎典禮後,邀請作家提供各種親手烹煮的私房小菜,
或親自沽買的鄉土小吃,共度一個歡欣的「慢食」節慶。
並在中時人間副刊推出「野宴『上菜』」,刊載「野宴.慢食.饗文學」。
這是那時的人間副刊主編劉克襄先生邀的稿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aronrenit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